云南粤商(滇中)科技产业城简介

来源:云南园区招商网发布时间:2022-11-10 14:32:57字号:

立足区位优势,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云南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开启新兴市场机遇
云南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区“三圈”交汇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统一大市场正加速形成。立足云南,背靠全国约 14 亿人口市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 18 国 24.8 亿人口、5.91 万亿美元的 GDP国际市场,潜力无限。

云南经济后发优势凸显
2022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64.12亿元,实际增长3.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排名全国前列。
2021年,云南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143.83亿元,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389.67亿元。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金属制品、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等。

发挥绿色优势 塑造产业强省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云南省的绿色能源优势,为云南推进绿色发展、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先进制造业
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绿色铝材、绿色硅 材等特色产业集群 ;
拥有 9 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 个省级示范基地,制造 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 83.44 ;
全国排名由“十二五”末第 24 位提升至第 17 位。

云南产业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截至2022年6月,云南共有 40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 1.05 万亿元。
云投集团成为云南首家世界500强本土企业,云南铜业、云天化、云南锡业、云南白药、云南铝业、贵研铂业等企业上榜中国500强企业榜单。
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跨国企业已率先落地云南发展,近十年来,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 134 家。

云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开发开放的新高地
云南滇中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是国务院2015年批复的国内第十五个国家级新区,拥有国家及省市最优渥的政策资源与营商环境。

三大千亿园区,五年大跨越,全面开启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滇中新区GDP由2016年的50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29.2亿元,增长85%聚焦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化工(石化)、新材料及冶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支撑带动国家级杨林经开区、安宁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三大千亿级产业园区先后引进中国中铁、东风汽车、京东、北京汽车、国药集团、中粮集团等16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东方、江铃汽车等15家中国五百强企业。

缘起滇粤两省产业合作,承建和运营粤商产业园
2016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团到云南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两省领导在“落实好国家战略布署和加强滇粤产业对接,共建产业园区合作”交流座谈会上共同确立建设粤商产业园,并确定由云南省广东商会牵头负责。
2017年由商会牵头,成立云南粤商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粤商产业园投资运营。

位处滇中五大产业经济带轴心,比邻新区三大标志性门户新城
项目位于滇中新区东片区的嵩明县杨林镇,是昆明重要的城市功能拓展区,也是滇中新区东部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的交汇中心,是滇中新区五大产业经济带的轴心区。
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距离仅12公里,周边规划小哨国际新城、东盟产业城、空港国门商旅区三大新区标志性新城。

项目规模
粤商(滇中)科技产业城 规划净用地面积3900亩,总投资156亿元。项目开发周期约6年,分三期建设完成,
其中一期开发规模约9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

项目定位
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地:“智力-智造-智慧”快速转化基地融入区域产业体系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高标准高生态“产城融合”吸引年轻和高知识人才塑造城市品牌
低碳生态智慧未来城:面向2030碳达峰未来绿色示范园区规划品质领先项目邀请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担纲进行规划设计,对标一线地区产城融合成功案例为模板,打造产业聚集、产业链完善、配套齐全的科技产业新城蓝图。

产业定位领先
园区把握滇中新区现代制造业示范基地建设和优先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方向,依托周边产业基础,布局发展两大产业园中园,积极引入国际国内行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动云南上下游产业集聚,培育产业协同、产业循环的全产业链生态。
1、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装备
依托云南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优势,全链条发展共用型智能制造装备及无人机等专用智能装备
2、5G终端、光纤光缆、基础设施和服务业
以云南的5G产业基础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引导广东相关企业落户园区,布局东南亚市场
3、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
依托三大新能源整车中心的产能释放和量产见效,聚集形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

产业配套领先
为培育低成本、高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园区着力为产业着力打造物流仓储、产业商务、公共服务等多项配套设施,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1、智能立体仓储
依托园区智能仓储配套服务,轻松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现金流四流合一管理。
2、产业商务总部
集总部办公、文化商业、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兼顾企业产品发布、路演展场、商务会展、行业会议等产业活动需求,帮助企业紧密衔接行业应用市场。
3、园区公共服务
智能共享展厅:共享使用园区 3000㎡ 智能展厅空间,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交流空间,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提供园区智慧管理服务、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科技服务等。
此外还配套有园区会务中心、活动中心,为园内企业打造交流、展示、体验、互动平台。

创新生态领先
园区定制科技研发中心,构筑产业创新孵化和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功能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快速转化平台,打通孵化策源、技术攻关、生产智造相互促进的产业共生链条。
科创街坊 —— 云南省首个工业上楼示范区
创新应用工业上楼技术打造研发、生产、运营一体化产业复合空间,突出高通用性、高集约性、高配套性品质。
创智总部岛 —— 花园式总部办公空间
引入研发总部、独角兽公司,搭建园区主导产业创新平台,实现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新型综合性园区生态体系。

园区品牌领先
1、两省合作抓手项目
项目缘于国家东西部产业扶贫协作背景,滇粤两省 “十三五” 战略合作下,作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向云南转移的抓手项目。
2、产业转移名片项目
园区发展充分融合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开放优势和大湾区的产业资源优势,帮助产业实现转移发展和实现与一带一路潜在市场的精准嫁接。
3、产业枢纽核心项目
集聚形成湾区-滇中新区-东南亚相互联动的产业核心枢纽带,进一步提升滇粤两省在国家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战略中的地位。

投资价值
1、产城融合高标配套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强
4 条高速  6 条国道3 条铁路  1 条城市轻轨(规划)
园区地处沪昆高铁、渝昆高铁、杭瑞高速、渝昆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处,市政路网完善,畅享铁路、高铁、公路、机场立体多维交通网络。

2、独一无二的绿色能源优势为工业稳生产、稳增长提供强大保障
小湾、糯扎渡、乌东德、溪洛渡、白鹤滩等数十座水电站串点成线,为高端智能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3、拥云南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职业教育基地
嵩明职教基地占地面积约14.16平方公里,目前,包括昆明文理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在内的17所高校已入驻,已成为昆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育及储备的重要基地。

4、倾其二线城市的财政条件赶超一线城市优惠标准
内资企业实缴达到 5000 万元以上最高奖励 1000 万元;企业为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和央企的,最高奖励 2000 万元。
实际到位外资500 万美元以上的,最高奖励5000 万元人民币。
项目建成投产头两年按照税收贡献的 80%予以奖励;第三至五年按照50%予以奖励(按新区二级财政的地方留存)。
 对工业企业采购区内企业生产产品, 按1%给予补助。
企业每进出口 100 万美元,给予 5 万元人民币奖励。
对工业、科技服务业企业融资,按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础利率(LPR)的 50%给予补助。

5、投资多元合作
率先设立专项的产业基金,在入园企业的项目投资落地中,与投资企业进行灵活的、多元化的投融资合作,以解决企业前期投资的资金压力

6、管家式企业服务
整合云南省广东商会对地方政府的组织影响力和粤商集团公司对产业的专业运营力,率先构筑管家式营商服务平台,减少外地企业初入云南投资时对政商环境的“陌生感”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