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双廊镇:集聚人才“四力” 实现发展之变

2023年05月08日 10:15:45集聚人才“四力”浏览量:1次

近年来,大理市双廊镇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党建引领,把人才作为强镇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集聚起各类人才的强大智力、合力、引力、推力,推动观念之变、产业之变、格局之变、环境之变,打造了乡村振兴“双廊样板”。

集聚人才智力,实现观念之变。依托艺术家知名度高、联系面广、影响力大以及外来投资商户等新双廊人有视野、有情怀、有资源的优势,让人才当好双廊发展的“智囊团”,以观念之变助推高质量发展。成立大理市双廊镇特色小镇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聘请杨丽萍、沈见华、八旬、赵青等新双廊人和艺术家担任委员会成员,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业态培植培育等艺术小镇建设工作把脉问诊、献计献策,提“金点子”、开“好方子”,擦亮双廊文化艺术金字招牌。邀请杨丽萍、张杨、八旬等列席镇党代会和人代会,并担任名誉村长,参与乡村治理和规划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思路。结合“书记院坝协商会”“我为群众算笔账”专项活动、“协商在基层”等载体,定期不定期召开餐饮客栈等服务业经营户座谈会,开门听意见、虚心问良策,实现发展共商、联动共解、质效共提。

集聚人才合力,实现产业之变。统筹用好艺术家、旅游人才、本土人才等各类人才,凝聚合力、共建共治,全力推进以双廊艺术小镇建设为核心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业态大融合、品质大提升、产业大发展。依托杨丽萍、张杨、沈见华、八旬、赵青等一批艺术家,持续厚植舞蹈、建筑、电影、农民画等艺术业态,文化艺术成为鲜明底色。依托李云义、赵思恩、李艳锋、赵天鹅等非遗传承人,打造白族彩绘、造船、刺绣等非遗品牌。充分发挥双廊餐饮与美食协会、客栈协会等非公经济组织作用,引导餐饮民宿客栈从单一的海景观光模式向观光、度假、休闲等复合型、沉浸式旅游的模式转型升级,带动形成夕上双廊、六阅无所、阿凯缇娅、山茧书店等一批餐饮民宿和文旅融合品牌。双廊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双廊艺术小镇文化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双廊民族文化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全镇接待游客217.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51亿元。

集聚人才引力,实现格局之变。以打造山村艺术孵化与艺术家第二居所为牵引,立足“大双廊”规划格局,持续增强各类人才“引流”作用和虹吸效应,促进沿海和山区思路互动、优势互补、发展互鉴,形成山海互联互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整合资金、政策、土地等要素资源,支持艺术家八旬建设伙山美术馆,支持艺术家沈见华创办白族农民画社和鸡窝咖啡馆,支持导演张杨拍摄纪录片《火山》《双廊双廊》,构建游客上山和山区劳动力下山、龙头企业上山和农产品下山、艺术家上山和艺术品下山的“山上山下”旅游新模式,走出一条山下旅游和山上产业发展互联互动的新路子,带动旅游从业人数超过5000人,推动外来人才、本土人才与双廊人民互促互进互融,让全镇人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以双廊艺术小镇核心区业态布局规划为引领,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人才在双廊投资创业,带动形成以民族文化街、玉几街和海街为主体,多点联动、全域布局的文创产业格局。

集聚人才推力,实现环境之变。聚焦将双廊建设成为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主导的世界一流艺术小镇和文化艺术人才聚集高地的目标,提升人才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推动各类人才从“偶尔来”到“经常来”再到“留下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以绿美双廊、绿美景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貌提升、智慧数字建设、秩序规范整治等系列攻坚硬仗,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旅游服务大提质、旅游管理大升级,打造让人才向往的宜居之家。以杨丽萍、张杨、八旬等文化艺术IP为核心,以双廊艺术馆建设为带动,以伙山艺术家村项目为抓手,吸引各类艺术人才“安家”“筑巢”,打造让人才汇聚的宜业之家。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鲜明导向,在重要节日走访慰问艺术家等各类人才,让人才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打造让人才暖心的温馨之家。[朱祖林]

 

更多招商动态请关注:云南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yn.taxs.vip/park/view.html?id=9135
 

本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展开